Product display
“年前客户取消了货超值过1亿元的大单,因为他们在越南找到了更便宜的生产厂家。外贸生意越来越难了!”
常老板是笔者的一个学员,他的企业地处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是当地服装行业的龙头。扎根服装外贸行业20多年,在厂员工2千多人,还有用工人数近千人的下游配套企业。
“我们的海外客户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型商超,盘子就那么大,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竞争激烈,前路渺茫!
常老板还表示,去年被抢走的那笔大单,大约占公司业务总量的40%,这还是前几年,历尽艰辛从印度那边抢过来的。结果合作没有几年的光景,又被越南抢走。
常老板的现状不是个例,特别是近年来,国内贸易订单严重外流东南亚市场。国内企业面临供应链受阻、各类成本持续攀升等诸多问题,再加上疫情对工期造成的影响,各种困难接踵而至!
即使是像常老板这样从业20多年的老牌企业,也觉得举步维艰了。
一、金融扶持下的外贸企业,还能走多远?
对于外贸企业的困境,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加强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力求保主体、保订单、保市场、保信心、保履约。
此外,前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也为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压力。常老板表示,人民币贬值,对外贸企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波动剧烈,使得他们这些海外订单量大的企业,没法很好的抵御汇兑风险。
对此,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具体要求,完善汇率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性。
种种政策利好的出现,为大家带来了信心,但是纵观当前的经济局势,外贸企业想要突破困境,仍然是压力山大!
所以笔者早在几年前,就曾经说外贸企业必须具备金融思维,决策层如果只懂生产就落伍了。
还有一家工厂专为某国际服饰品牌做代工,这几年遇到的困难也是让他们苦不堪言。
“现在我们跟国际客户,已经不谈‘利润’了,只能谈预期‘亏损’多少,即使明知道会亏损,我们也不得不接单。”
因为相比之下,外贸单子的加工难度、对工人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干起来比较熟练、顺手。还有就是一个大客户来之不易,先有了合作的可能,才会有盈利的机会。而如果拉不到单子,工厂的熟练工人陆续离开,生产线停工,那后续发展就更难了!
这在经济学上,体现出的也是一个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关系问题。
如今外贸行业的现状,也不得不让人深思:像是外贸服装这类的制造业,在中国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国家各种政策扶持之下,即使是遭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企业都能在逆境中生存,未受到太大影响。
但是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站上了新的高度,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产业的依赖程度降低,扶持的力度自然也会有所下降。
笔者认为,国家对传统外贸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不会持续增加。目前低端、传统产业转移到境外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必须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而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做出适时的调整和改变。
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必由之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阵痛也是在所难免!
二、风向改变,顺势则昌
改革开放曾经为外贸发展带来机遇,在国家扶持下走到现在。但是企业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前面我们提到的从事外贸行业几十年的老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但是到如今他依然坚守最初的商业模式,几十年如一日用同样的方式赚钱,很显然,这种情况是不可延续的!
从当前的产业调整来看,国家将重点扶持那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扶持真正的“专精特新“企业冲向世界的舞台。而传统的制造业、外贸产业等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业绩下滑是必然,甚至还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那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这类企业最终都转移到境外,是不是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笔者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我们不能用10年前的眼光,来看待如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当下,中国的周边国家逐步发展向好,像是印度、越南等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他们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而经过产业调整后的中国,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此类产品和服务。
如此一来,经济便会进入新的循环。这也是我们一带一路的意义所在,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所以,我国传统产业未来发展必然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传统产业的从业者,千万不能一条路走到黑!
虽然目前国家还有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对电力的补贴等等,但是长远来看,国家补贴的这些企业,实际上等于是在拿着国家的补贴填补亏损,同时补贴了西方,变相为缓解西方的通胀做“贡献”!所以这种情况,必然不会延续太长时间。国家不可能再利用这种方式去赚外汇,或者说是继续去补贴、支持这类企业的发展,比如未来很可能取消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等等。
可以说,当下经济发展的风向已经改变,新的机遇属于真正能做到审时度势、做出改变的企业!
三、腾笼换鸟,新的趋势正在形成
从近年来各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来看,许多地区都在倡导将产业转移与升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引导,将“走出去”带来的产业转移,与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和产能落后的相关行业,推动单位土地产出效益低、简单劳动密集型以及低端制造加工型企业向外转移。
腾笼换鸟,是近年来发展的重点。积极引进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项目。在低端产业向外转移的过程中,重点引导高端产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化和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同步提升高收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占比。
实际上,这种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早已经是大势所趋,且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完成这一转换,有的企业甚至直接整体迁移到境外。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这种转变,一定是在国家鼓励、支持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从当下来看,国家的发展将会依赖于更高端的产业,顺理成章,在政策和扶持力度上,自然会向这些产业的企业倾斜。
当然,低端产业走出去以后,也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更好的整合国外较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在成本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体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而周边国家的传统产业获得发展的同时,老百姓收入增加,也会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增加,而中国的产业转型,正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正因为如此,中国和周边国家,也就是东盟的交易规模将会持续增加。目前,东盟已经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所以说,新的经济循环模式已经形成,中国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已同步带动周边国家,携手奔赴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将越走越远。
这与美国的做法,恰恰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就像南美峰会中,各国的意见无法整合,共同发展的道路难以实现。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则是效果显著。
不追求霸权、不追求独占所有的利益,真正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一带一路的初衷,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更是彰显了自己的格局和气魄。
四、大国格局,赢得人心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贸易对象不断增加,互联互通、共谋发展。一方面,帮助我们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整体出口档次,升级中国的产业链。在中国的带动之下,更广泛的国家参与其中,并且从中获利。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中国肩负起了“建设者”的重任,大国形象进一步显现。对周边国家而言,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引领者,更是深受大家信赖的友好合作伙伴。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在此基础之上,西方势力针对中国的任何攻击性行为,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更会断送周边国家的财路。所以如果真有那样一天,可能中国都不需要自己站出来与美西方亮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自发的站起来,发出响亮的声音,共同维护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经济循环,不给西方国家可乘之机。
这就实现了为人所说的“要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前几日,在新加坡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美国就台湾问题发表错误言论,印尼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中国。并表示中国在过去的近千年都在用文化影响和带领亚洲国家的发展,中国也一直都是反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先锋者,亚洲国家必须尊重中国回到历史的地位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今的中国,深受大家的支持和信赖。大家勠力同心,共同维护良好的国际秩序,谋求经济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想要生存,必须要经历彻底的改变和转型。单纯凭借低价竞争去抢夺市场的行为,必然不可持续。当然,就现在来说,大家还有时间去调整产业模式和经营思路,因为现在还没到一地鸡毛的最坏时刻。
放眼当下,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了新的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所以,企业必然无法靠传统的模式,来迎合新的时代发展的需求。
趋势已然明朗,高端产业和服务,将扛起新一轮发展的大旗!
而传统企业如果墨守成规,终将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