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横跨长江的鹅公岩轨道大桥一根吊索叉耳螺杆发生断裂,导致该吊索退出工作。事件发生后,重庆地铁环线奥体中心经谢家湾至海峡路区段暂停运营。
鹅公岩轨道大桥位于轨道交通环线海峡路站和谢家湾站之间,连接重庆市南岸区和九龙坡区,是轨道交通环线跨越长江的一座重要节点桥梁。大桥全长1650.5米,其跨度在世界轨道交通专用悬索大桥中位居前列,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跨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
2018年5月6日,鹅公岩轨道大桥临时斜拉桥正式合龙。在临时斜拉桥合龙后,大桥进行了主缆架设、吊索安装,标志着大桥进入“斜拉-悬索体系转换”的关键性阶段。
2019年7月,鹅公岩轨道大桥铺轨完毕,开始进行轨道环线的试运营。
重庆市鹅公岩轨道大桥位于既有鹅公岩大桥上游70m处,主桥采用(50+210+600+210+50)m半飘浮体系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钢箱-混凝土混合梁,中跨及边跨为钢箱梁,锚跨及锚固段为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门形结构,按全截面受压构件设计。主缆采用PPWS平行钢丝索股,布置为平行双缆面,中心距为19.5m。全桥边、中跨均设吊索,吊索采用PSS平行钢丝柬,上端与主缆索夹采用销铰式连接,下端与加劲梁采用锚箱承压方式连接。2个桥塔单幅承台下均布置9根φ3.0m钻孔灌注桩。通过在主缆锚固横梁上增设竖向隔板和水平隔板将锚固箱室分成4个小舱室,以优化锚固横梁受力。
1月18日13时04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轨道集团)发布第一条环线设施故障的消息。该消息称,“因地铁环线设备设施存在隐患,现工作人员正在积极排查中,造成奥体中心经谢家湾至海峡路区段运营受阻,请大家配合车站人员引导,有序等待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1月18日13时41分,重庆轨道集团通过官微发布第二条运营突发消息称,“因地铁环线设备设施存在隐患,造成奥体中心经谢家湾至海峡路区段运营受阻,为最大限度维持运营,现开行奥体中心经冉家坝至海峡路区段交路运行,并启动奥体中心站5B出入口至海峡路站3A出入口区段公交接驳。”此后,重庆轨道集团在1月18日23时04分、1月19日10时22分又先后2次发布信息表示,设备设施隐患仍在排查整治中。而后,重庆轨道集团就“由于环线列车因故无法正常准点运营,造成乘客出行不便”发布致歉信。该集团在致歉信中表示,将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险能力,尽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让轨道交通充分发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的优势。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周水兴查看现场多角度照片后表示,此次吊索叉耳螺杆断裂,跟其材料、受力有关。可能对整个桥梁的影响不大,只需换吊杆。对于“其他螺杆会不会面临同样的断裂”,周水兴表示,大桥每年都要体检,日常也要巡检,一般出现这种问题后要对其他螺杆做全面检查。但他也表示,因为车辆行驶引起振动,对吊索叉耳螺杆而言有些不利,可以采取减振措施。但具体要等检测结果出来才能找出原因。《桥梁索体系特殊检测及维修加固技术》一书的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林阳子博士观察断裂面照片后认为可能与疲劳破坏有关。
林阳子认为裂纹的尖端在应力集中力作用下,使裂纹不断扩大;同时裂纹两边的材料时而张开,时而压紧,发生挤压和研磨的作用,形成断口的光滑区域。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有效截面面积不断减小,当截面削弱到一定程度再也承受不了应力时,构件发生突然断裂,形成断口的粗糙颗粒状区域。
因此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破坏,实质上是裂纹的产生、扩展和最后断裂的全过程。
2022年1月18—19日,重庆轨道集团组织专家召开鹅公岩轨道桥上游LM2吊索叉耳螺杆断裂应急处治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察看了现场,听取了桥梁运维、叉耳制造、桥梁设计、桥梁监测等单位的汇报及其他参会单位的发言,经讨论形成咨询意见如下:
一、鹅公岩轨道桥上游LM2吊索叉耳螺杆在2022年1月18日上午8:48分突发断裂,导致LM2吊索退出工作,发现后及时停止了桥梁运营。从初步分析看,LM2吊索叉耳螺杆断裂可能与初始缺陷、制造、安装误差等因素有关。二、根据设计单位检算,现状桥梁技术状态仍满足列车有条件的运行要求。桥梁健康监测单位采集的吊索叉耳螺杆断裂前后相关数据也在理论检算结果范围内。三、在对上下游MO、LM、LM3吊索系统进行检测评估无异常的情况下,且在LM2处设置临时吊杆,并采取限速及单列车过桥的措施同意开放交通。四、在处治完成之前加大监测频率并增加必要的监测点。五、在恢复开通的同时对其他吊索系统的状态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断裂的吊索叉耳螺杆